視窗
loading...

第70期大灣區資訊

  一、全國政策資訊

  01、深圳創業青年最高可獲百萬元資助

  據深圳科技主管部門消息,鲲鵬青年創新創業行動賽事項目入庫申報近日正式發布,全球青年創業者“闖深圳、創未來”,最高可獲100萬元研發資助,并可疊加享受人才政策、辦公場地、科技金融等後續支持。深圳通過鲲鵬青年創新創業行動向世界青年發出“創新邀請函”。該行動聚焦青年鲲鵬項目等内容,采取“先入庫,後支持”工作機制,構建“事前培育+事後資助”的全鏈條支持體繫。行動呈現出多個亮點,一是協作有方、合力支持,未來将與國内外近百家機構合作,定向推薦優質項目入庫;二是提升效率,保駕護航,力求以最快、最實的方式支持青年人才在深圳創新創業,探索優化支付流程,讓青年創業者能夠迅速獲得資金支持;三是注重實效,推動落地,一方面組織大學生參與産學研活動,在實踐中完成從學生到創業者的轉變,另一方面推動創新項目在深圳落地,助力大學生與企業進行深度對接,支持鲲鵬青年在深圳“生根發芽”。 [南方日報網絡版]

  02、湖南要求不得詢問女性求職者婚育情況

  近日,湖南省總工會發布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提醒用人單位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權益。提示函提醒,全省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除個人信息外,不得進一步詢問或者調查女性求職者的婚育情況;不得将限制結婚、生育或者婚姻、生育狀況作爲錄(聘)用條件。合同履行過程中,要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女職工孕期、哺乳期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極目新聞]

  03、人大代表呼籲廢除35歲就業門檻,将反就業歧視納入其中

  據央視新聞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在調研中發現,就業市場年齡歧視普遍,特别是35歲限制入職現象嚴重影響了青年人就業,導緻人才資源浪費和就業結構性矛盾。他建議:“要廢除35歲的就業門檻,創造一個沒有年齡歧視的就業市場。建議修改相關法律,将反就業歧視納入其中,給予明确法律規制。”[央視新聞]

  04、呼和浩特發布育兒補貼細則:生育一孩補貼1萬、二孩5萬、三孩10

  财聯社313日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發布落實《關於促進人口集聚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育兒補貼項目實施細則及服務流程。發放育兒補貼實施細則如下: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0000元;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5周歲;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10周歲。[财聯社APP]

  二、名企職場頭條

  05、聯想集團發文重申“反對996”、反内卷文化

  312日,聯想集團微信公衆号發布文章《這裏的夜晚靜悄悄》,稱“大廠反内卷文化看聯想集團”。聯想集團表示,反對996,大部分人都能準時下班,在聯想并不是什麽新鮮事,也是聯想人的共識。聯想集團還稱“不打卡,靈活辦公,不會形式主義地要求幾點下班。但這不等於鼓勵‘躺平’,因爲我們一直相信真正的競争力來自科技創新,而非無意義的内耗”。[界面新聞]

  06、多家民企試水4.5天工作制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綜合整治“内卷式”競争,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民營經濟大省浙江,近一個多月裏,幾家跨境電商、新能源制造業領域的省内頭部企業也相繼落地一周工作四天半的新機制。

  21日,跨境鞋服公司“子不語”在不降薪、不裁員的前提下,開始實施4.5天工作制。動一新能源動力科技也幾乎同時開始推動工作制改革。具體來說,目前公司除了一線工人以外的所有崗位都實施雙休制,産品ID等設計類崗位試行4.5天工作制。

  “如果2025年公司完成預設目标,我們還打算嘗試4天工作制。”子不語的CEO陳才雄說,價值是員工共同創造的,大家應當一起享受紅利。[潮新聞]

  07、保時捷計劃裁員3900人,去年淨利潤下降超三成

  312日,保時捷發布的2024年财報顯示,公司2024年銷售收入約400億歐元,同比下降1.1%;公司2024年淨利潤爲36億歐元,比前一年下跌30.3%,原因是高成本和中國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該公司還将中期利潤率目标從17-19%下調至15-17%,因爲面臨“持續的挑戰環境”。

  另據财聯社報道,保時捷周三發表聲明,計劃裁減約3900個職位,此次職位削減将在2029年前完成。其中,約1900個崗位将通過自然流動、限制招聘和自願協議被削減。[界面新聞]

  08、美的被曝強制1820下班

  310日,據爆料,美的開始執行強制下班政策。“美的從這周起就開始提倡各部門領導嚴謹控制加班,規定18:20不允許有人還在公司加班,同時也禁止了員工就餐後再返回工位繼續加班的現象。”該爆料還提到,“到目前爲止,一到下班時間,HR就開始挨着部門催促大家抓緊時間下班了。”

  美的方面就此向觀察者網表示,早在今年初,美的就明确了關於簡化工作方式要求的“六條禁令”,其中就包括“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形式主義加班”。美的一直在身體力行踐行“反内卷”,倡導健康的企業文化,提供給員工更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觀察者網]

  09、阿裏正式推出AI旗艦應用,新誇克發布“AI超級框”

  313日,阿裏巴巴宣布推出AI旗艦應用——新誇克。新誇克基於阿裏通義領先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全面升級爲一個無邊界的“AI超級框”。阿裏巴巴表示,未來通義繫列模型的最新成果都将第一時間接入誇克。新誇克将告别傳統搜索,升級爲一個All in One的“AI超級框”,滿足用戶工作、學習、生活的各類AI需求。[36]

  10、京東算法全員将進行30%普調漲薪

  快科技312日消息,據國内媒體報道,近期不少爆料提到,京東全體算法崗喜提30%普調漲薪,覆蓋範圍包括廣告部、搜推部、算法交易部等集團各個部門,且全員無一遺漏。41号開始生效,Leader本周已經口頭通知。此次普調打破了傳統大廠按績效、職級調薪的慣例,體現了京東對技術團隊的特殊重視。

  當前AI大模型、智能推薦等技術競争白熱化,算法人才成爲行業争奪焦點,此前有報道稱某頭部電商平台以翻倍簽字費挖角京東團隊,此次普調漲薪也算是一次防禦措施。[快科技]

  三、新産業觀察室

  11、深圳:到2026年底力争形成“雙萬”格局-萬億級“20+8”産業基金群

  311日,《深圳市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6)》正式發布。《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力争在全市範圍内形成“雙萬”格局——萬億級“20+8”産業基金群、經備案的股權投資及創業投資基金數量突破1萬家(),風投創投基金以IPO(首次公開募股)等形式退出的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規模以年均15%增長,持續投入“20+8”産業集群,加快建成香蜜湖、深圳灣、前海灣、光明科學城等風投創投集聚區,提供不少於500萬平方米産業空間載體和配套設施等,該《行動方案》将於322日施行。

  12、廣東: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

  31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營造鼓勵創新、大膽試錯的制度環境。加大财政資金對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相關軟課題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支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安全性相關的檢測認證平台建設,提供安全風險、倫理道德等方面的評估認證服務。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立法工作,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13、廣州舉辦人力資源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大會

  311日,“廣州人力資源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大會”在廣州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支持舉辦,大會以“鏈動新質生産力 智賦先進制造業”爲主題,70家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120家先進制造業企業齊聚一堂,旨在搭建人力資源服務領域交流展示、供需對接合作的平台,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兩融合、共發展。現場,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與工業園區戰略合作簽約,廣州7個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和11個工業園區現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強雙方在資源共享、業務協同、人才培養等方面溝通聯繫。

  14、廣東推進實施“百萬英才彙南粵”行動計劃

  爲深入實施“百萬英才彙南粵”行動計劃,廣東彙集五“有”、三“好”政策,拿出誠意滿滿的激勵“政策包”,誠邀廣大英才到南粵大地就業創業。五“有”政策聚焦吸引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給出有吸引力的補貼補助等優惠政策。

  一是就業有補貼,畢業2年内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到粵東、粵西、粵北12市就業6個月,可申請省級就業補貼,标準爲博士10000元、碩士7000元、其他5000元。

  二是創業有扶持,自主創業有1萬元一次性資助,需要場地的可申請入駐政府部門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享受最長3年免租期;自行租賃場地的,可享受最長3年、每年最高6000元的租金補貼。資金不足的還可以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個人貸款最高5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最高500萬元,将獲得50%貼息,在東莞還可獲得個人貸款全額貼息。

  三是創新有資助,入選廣州市創新創業團隊項目最高可獲資助1000萬元。入選中山市創新科研團隊,基礎研究類最高可獲資助500萬元、産業化類最高可獲資助2000萬元、投融資類最高可獲資助3000萬元。

  四是求職有住所,來深圳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可申請最長居住15天的免費房源。

  五是落戶有補助,新引進落戶并在深圳全職工作的博士畢業生,可申請10萬元落戶補貼;優秀碩士及本科畢業生,可分别申請3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落戶補貼。新引進落戶惠州的應屆畢業生,可享受最高1萬元的落戶補貼。

  三“好”政策聚焦吸引高層次人才來粵就業,給出有競争力的福利待遇和便利服務。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在站博士後,可享受兩年最低共30萬元的生活補貼。在廣州市屬企事業單位設立的博士後科研平台進站的博士後還可享受一次性科研資助20萬元。出站1年内到廣州市屬企事業單位工作或自主創業的博士後,可獲得30萬元安家費;出站6個月内在深圳就業的博士後,可申請36萬元生活補助。

  15、深圳:對零售額每增長1億元給予50萬元獎勵,最高獎1000萬元

  312日,深圳市商務局、深圳市投資促進局發布《2025年深圳商務投促領域支持政策要點》,多措并舉大力提振消費擴大内需:

  加力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落實國家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對個人消費者購買家電、數碼産品按照銷售價格給予最高2000元補貼。推進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對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給予一次性500元補貼。穩定與擴大汽車消費。支持汽車以舊換新,對通過報廢更新方式換購小汽車給予1.5萬元或2萬元補貼;對通過置換更新方式換購小汽車分檔最高給予1.5萬元補貼。支持二手車經紀轉經銷,對二手車經銷額按照0.5%給予獎勵。

  推動會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着力發展首發經濟、會展經濟、演唱會經濟等,打造城市消費營銷爆點。培育“公園+、科技+、文娛+、低空+、人工智能+”等消費新場景。支持首店、首發經濟,對引入國内外知名品牌的運營企業,每個品牌獎勵20萬元,最高獎勵500萬元。對在深設立獨立法人機構的知名品牌最高獎勵50萬元。支持消費市場主體做大做強。

  實施零售額增長獎勵,對零售額每增長1億元給予50萬元獎勵,最高獎勵1000萬元。落實批發、零售、餐飲企業存量獎勵,對符合條件的批發、零售、餐飲企業分檔給予獎勵。

  舉辦特色促消費活動營造濃厚氛圍。謀劃好“2025深圳購物季”,支持商圈、行業協會、企業舉辦繫列促消費活動,安排财政資金給予費用支持。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促消費品牌,全年舉辦繫列促消費重點活動超1500場。